现在的流行歌为什么不好听_现在流行歌的歌词为什么看不懂
1.为什么现在的流行日本歌很多都不押韵,是不是歌词的填写还有其他的讲究
2.为什么网络歌手唱的歌,歌词都那么烂?
3.为什么有人说许冠杰的歌词让人看不懂?
4.那些年,我们抄写的歌词,现在想起来啼笑皆非,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5.为什么现在流行的歌曲很多都是没有意义的口水歌?
以前的歌曲,写的是挚爱,唱的是深情。舒的是胸怀,鼓的是干劲。扬的是志气,呼的是真成。弘的是正道,讴的是英雄。抛的是自我,为的是人民。兴的是国誉,聚的是衷心。
如今的书画,诗文,影视,相声(歌曲),钻的是钱眼,哼的是怪声。要的是流量,当的是明星。做的是大佬,图的是出名。积的是万贯,漏的是税金。带的是邪气,败的是民风……。
现在的歌,大部分是你爱我,我爱你,无病呻吟,显得小家子气十足。没有 健康 的思想内容和远大理想,这些歌带来萎靡不振的情绪,何谈经典。
现在没有以前的作词家,如闫肃等;没有以前的作曲家,如雷振邦,施光南等。现在的歌词不是歌词,曲子不是曲子,就连唱歌的都像嘴里如同含了一截在粪桶里泡了几天的红萝卜,不看字幕还以为唱的是外文歌曲。我以前最喜欢看文艺频道,现在基本上不看了,一是看不懂听不懂歌词,二是旋律像外星人的曲子,三是唱歌的男不男女不女的,明明是中国汉语,可他(她)们一唱出来一句也听不清楚唱的是哪国语言。以前的歌唱家普通话相当标准,吐字清楚,在广播和收音机里歌词听得清清楚楚,没有一点杂音。如今唱歌的吐字含含糊糊,本来就听不清楚,再来个电子合成,除了热闹没有一点音乐的感觉,就这样的音乐不知道为什么还迷倒了那么多的少男少女。时代不同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确也跟不上形式了。也许这就是代沟吧。
真没有一首歌能够传唱至今,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歌曲只有曲高和众与曲高和寡之分,就是那些西方谱写的曲目,如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又如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等等,春晚年年演奏,好像是在传承这种音乐文化,可是,在西方总是演奏一阵子,可是,在中国却有人接受这种音乐文化。就像中国***信仰,能够完好的保存至今。中国老子、孔子文化只是需要传承的外,那些无用的东西,恨不得统统丢弃。中国古典音乐,似乎只有《步步高》、《紫竹调》和《茉莉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难道才这些能够传承,还好,中国的《梁祝》好像弥补了中华音乐文化的不足,偌大的《梁祝》,似乎是中国的蝴蝶之灵,轰动中国,轰动世界乐坛,连一位90多岁老太太都当成中国自己音乐文化来演奏和传承……中华音乐文明,五千年文明史,除了古典音乐我们缺少之外,现代音乐我们就是显示出了一种高超的音乐文化,似乎要把世界的音乐文化吞没掉……
你如果看过央视《经典咏流传》那个栏目就知道了!怎么流传?怎么才能成为经典?不是弄几个“教授”帮那些新歌吹捧几句就能成为经典的!如今的歌,寿命最多三个月,原因很简单,朗朗上口的如《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唱完了也就完了,思想性没有,无病呻吟完了就成了短命鬼。有一定思想性艺术性的作品,都是一些高大上的人物专业唱出来的,一般人唱不了,如春晚唯一一首《请祖国放心》,普通人能唱吗?唱的了吗?所以比短命鬼还短命,只能昙花一现了。
北师大教授极尽吹捧之能事,在《经典咏流传》栏目上大吹法螺,结果没有几个人买账,那些唱歌的,作曲的,抄袭作词的,还是比昙花一现更短命。
如今的歌,只看到了人民币在挥舞,哪有生命力在延续?
《九儿》,四句歌词,翻来覆去地唱,变着地调唱,版权50万,红了多久?但购买者赚了多少钱?我们不知道。《歌唱祖国》,唱了几十年,没听说版权有多少,谁都可以唱,而且越唱心里越敞亮,越唱心里越自豪,越唱心里越高兴,全国人民都会唱,全世界华人都爱唱,为啥呢?这就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经典!没有高大上的嗯嗯啊啊,没有美声流行通俗之别,老百姓就是爱唱,而且真情实意去唱!
看了那么多的选秀唱歌视频,从来没有一首能够打动我的歌曲,除了《再见了,大别山》,让我感动,让我流泪,其他的,没了。
当资本垄断了 娱乐 , 娱乐 便没有了灵魂,有的,只是赤裸裸的交易!
先别说作曲,只说歌词,现在还能写出语句通顺,让人能听懂的歌词吗?这也是多年演变的结果。例如,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很明显,第一版比第二版,无论词还是曲都强很多。
能把和尚念经的周杰伦捧为明星的时代,你期望它能创造出经典的歌曲才怪了,要音乐没音乐要歌词没歌词,只要会咕噜咕噜一阵子就是歌星,就像现在的书法,写出来的字别人越认不得越觉得是好书法家,美其名曰:别人不懂艺术。
一首歌曲不能久唱,唱久了就有洗脑功能。一旦洗脑了,你也不可能接受新歌。
最大的原因是音乐的传播电子化后,各大音乐平台歌曲版权收费导致音乐的传播受阻。过去一首新歌只要质量不错,盗版卡带的播放声很快会铺满大街小巷街边路头,一遍一遍地给大家洗脑,导致流行歌曲的传唱度特别高。而现在大家听歌只能去各大音乐平台,很多歌曲不是会员或购买甚至都听不全整首歌,导致歌曲的传播大大受阻,大众也就很难再接收到一些好的歌曲了
时代创造英雄,同样时代也创造经典歌曲!英雄辈出的年代,才会有反映时代特征,时代精神,时代风貌的歌曲!
不平反的年代,自然会有荡气回肠,昂扬向上的主旋律!追赶时代的步伐,投入时代的洪流,成为人们乐于参与的主流,这样的人,这样的精神,这样的风貌,就会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现在,虽然国家 社会 方方面面在进步,但是给人感觉,并不是特别强烈!经济 社会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养家糊口,挣钱,分走了一个人绝大部分的注意力,精力!一切向钱看,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的信条!人们在工作之余,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放松心情,陪陪家人,自然一些舒缓,怡情的歌曲就应需而生了!
另外,许许多多的词作者,也缺乏时代责任,时代精神,时代追求,也不能深入体验生活,更不能把握时代的气息、脉搏,所以,只能在爱情这个永远正确的主题里打转转,写出来的歌曲,永远是软绵绵的,以迎合年轻人的喜好!自然就出不了优秀歌曲了!
。
为什么现在的流行日本歌很多都不押韵,是不是歌词的填写还有其他的讲究
我觉得就是时代的变化,造成的风格不同,现在都是流行音乐了。流行音乐的特点:
通俗性。这是流行音乐的基本属性。与高雅音乐相比,流行音乐的歌词相当浅显易懂,没有任何理解的障碍,这是流行音乐得以流行的必要条件。相反,如果歌词意义隐晦、诘屈聱牙,那么这些音乐便很难在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大众层面广泛流传开来。从专业演唱的角度看,流行音乐音域较窄,也最适合未经过专门声乐训练的普通听众演唱,这又促成了“流行音乐”的流行。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它真正地走进了人们的内心,音乐内容通俗易懂、贴近人们生活是流行音乐得以流行的另一重要原因。
大众性。可以说“大众性”是流行音乐与生俱来最为关键的特点之一,也是流行音乐的社会基础所在。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形态正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大步迈进,精神文明建设也放在了重要位置,人们在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时候更多的是出没练歌房、歌舞厅、咖啡厅、酒吧等等一些娱乐场所,交道打的最多的还是流行音乐。因为其部分音乐风格的大众化而能够让人们参与到这种文化形式中来,流行音乐的自娱自乐已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一剂良药,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因而成为大多数人文化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时尚性。既然流行音乐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最时尚、最流行的物质紧密相连,那么“时尚性”也就可以说是流行音乐具有的一个独特的美学特色。众所周知,古典音乐时期形成的乐队,从乐器到编制,几百年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动,这个时期形成的演出形式与环境仍然原样地保持着。而流行音乐却以追逐时髦和最新科技音像效果来不断地装扮自己。如:电声乐器(电吉他、电贝司等)、效果器、合成器,以及MIDI制作设备等。这些“新元素”的灌入,使得流行音乐的创作、制作、表演等观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除此之外,“时尚性”更多的还反映在流行音乐的创作理念上。许多的音乐人都在围绕“时尚性”来做文章,其目就是在于反映社会时代的发展,人类思想的进步。
新奇性。新奇是一切流行事物的显著特征,好奇心是人类心理的一个特征。而流行音乐作为一种主要以满足消费为目的的商业化的娱乐音乐,它必然是“建立在契合了某种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心理因而能为大众所普遍接受的基础之上的。”流行音乐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因而必然会“致使这种唱、奏、听某一曲目或运用某一风格的行为方式及其对象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扩展蔓延,并形成不同程度的社会风靡与社会群体性狂热。”新奇性是流行音乐的基础。
为什么网络歌手唱的歌,歌词都那么烂?
有首日本经典的“俳句”(即诗歌)是这样的:“寂静池塘边,青蛙跳入水,发清响。”
你看着会有押韵的感觉吗?你甚至会认为这也算是诗歌?
各地的文化背景和地理差异,导致各地有各地的本土文化,用翻译过来的中文读外国作品,总没有读原著好。再说,我们作诗讲究押韵和平仄,日本其实也是讲究的,老一点的日本人,都会做汉诗,写汉字,但他们毕竟柔和进了他们自己的文化。
日语读惯了,也是比较好听的,并不拗口,它的语速很快居世界第二。
楼主提到的是日本歌曲不押韵,其实,我们中国的歌词,又有几首是押韵的呢?尤其是现在的流行歌曲,不但不押韵,有些连是什么意思都看不懂。比如伍佰的“突然的自我”,歌词是什么意思,谁说得出来,要是个外国人看了,不更加摸不着头脑?
为什么有人说许冠杰的歌词让人看不懂?
网络歌手唱的歌曲之所以歌词质量参差不齐,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创作能力有限:一些网络歌手可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和培训,他们的创作能力和音乐素养可能比较有限,因此写出的歌词质量可能不高。
2. 受众口味问题:网络歌手的歌曲面向的受众群体比较广泛,不同的受众群体有不同的音乐品味和审美标准。有些网络歌手可能会为了迎合某些受众的口味而故意使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和歌词,从而降低歌曲的艺术价值。
3. 市场需求问题:有些网络歌手可能会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为了在音乐平台上获得更多的播放量和关注度,可能会故意使用一些热门话题或者流行元素来吸引听众,从而忽略了歌曲的歌词质量和艺术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网络歌手唱的歌曲歌词都质量不高,也有一些网络歌手在创作和演唱方面表现出色,歌曲的歌词质量也相当不错。同时,也有一些专业歌手的歌曲歌词质量不高,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那些年,我们抄写的歌词,现在想起来啼笑皆非,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有很多人觉得许冠杰的歌词令人看不明白,但其实许冠杰是粤语歌坛的第一人,他是粤语歌的开创者,是大前辈,他的地位是大家都公认的。由于他对香港歌坛的贡献,许多明星都非常地尊重他,许冠杰也获得了“一代歌神”和“香港流行音乐祖师”的尊称。
在70年代那个时候,香港乐坛大多数还是翻唱英文歌,粤语歌曲比较少,有的话也基本上是描写爱情的故事。而那时的许冠杰就另辟蹊径,将白话引入了歌曲,十分与众不同。说是许冠杰成就了粤语歌的半壁江山也是不为过。他激励了许多的音乐人,更是进一步将粤语歌曲推进乐坛。
歌曲《天才白痴梦》就可以代表,这首歌流行甚广,也传唱至今,更是许多著名歌星对它进行翻唱,它的地位可见一斑。这首歌不仅词句考究,不局限于当时的谈情说爱,颇有内涵,而且旋律动人,歌词不但朗朗上口,还带有许多诗词典故。
许冠杰的歌曲最初也唱英文歌为主,但很快,他就从本地的文化中吸取到了不少灵感,从而开创粤语歌流派。许冠杰接受过良好教育,文学功底很好,将当时本地对口水歌的缺点进行改正,又保留歌曲的口语,使其化通俗易懂,传唱度就大大增加。
音乐是第二种语言,音乐也能够触发人们心灵最柔软的那个部分。无数的粤语歌曲卷席了那一代人的青春岁月,大街小巷里粤语歌也是随处可闻。许冠杰带领着一股粤语风卷席了整个的华语乐坛,促进了华语乐坛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为什么现在流行的歌曲很多都是没有意义的口水歌?
抄歌词对于70后80后来说,真的是一件美好的回忆。
那时候谁家里有录音机都己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录音机是要放磁带的,每盒磁带都打印有一张歌词,我们当时听到那首歌好听,就把它抄在本子上。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专门的抄歌本,抄歌本经常在同学间传阅。你抄我的,我抄你的。那时候有很多明星贴纸卖,谁唱的歌就在抄歌本那一页贴上相应的明星贴纸。
把歌抄好后,有空就拿出来唱。不会的又跟着录音机唱。星期天一班小伙伴,聚在一起学唱歌。抄歌本带给了我们童年满满的回忆。小时候虽然穷点,但精神上还是很快乐的。
我是一个70后对于抄写歌词当然不陌生了,记得上学的时候,那时每人一个小本本上面都是一首首不同的歌词,笔迹不同贴画不同,邓丽君的,小虎队的四大天王的等等,发现一首好歌遍互相传抄,加深了友谊,增加了的记忆,《再回首》、《外婆的澎湖湾》《范特西》、《爱的代价》、《冬天里的一把火》《珍惜》、《大海》等,一本歌本传遍所有好朋友,满满的友情传递着快乐无忧欢声笑语,一首歌词抄的是一份真情,一个歌本抄写了属于我们的年代,它给我们留下了多少珍贵的回忆,岁月泛黄了的歌词手抄本,您的还在吗
这个事记得太清楚了,那可是八九十年代我们上学最喜欢玩的内容之一。记得我们刚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有这个爱好,那时候听歌的方式很简单,不是收音机就是录音机,还有上课时老师教的歌,我记得第一个抄的歌词是刘欢唱的《少年壮志不言愁》,然后就是《亚洲雄风》、《信天游》等,然后就是港台“四大天王”的唱曲,上面还会贴上一些漂亮的贴画,都是影视歌星。
我那个时候的歌本感觉比课本保存得还好,就是在我当兵之前,我还有自己的歌本,我们在抄歌本的时候,词一般来源于磁带里面的那些纸,还有班里互相传看的歌本,你抄我的,我抄你的,用来丰富自己的内容。
我记得那时候也不懂什么简谱,但是了为让自己的歌本显得很“专业”,我们还把简谱都给抄了去了,因为没学过那些“1、2、3、4、5”代表什么,但是感觉只要抄上,自己的歌本就与众不同,现在想想真是 搞笑 。
抄歌用的笔记本基本上都是塑料封皮那种,基本上纸张比较高,一本歌本抄下来,感觉还是比较珍贵的,里面的内容经过长时期的收集,看着还是非常漂亮的,那时候班里面如果学什么歌曲的话,大家把自己的歌本拿出来就行了,非常方便。
现在想想,那个时代真是美好,做一件事件可以做得很细很精致,小小的一本歌本是我们青春少年的美好记忆,可惜我的两本歌本现在已经找不到了,感觉非常遗憾,这些美好的往事见证了我们最好的时光!
是啊,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从年轻时,我就喜欢歌词,觉得每一首歌词都那么美,都是诗,有很深的含义,于是就把喜欢的歌词抄写下来。起先,我抄在日记本上,后来发现与日记写在一起很不方便,就买个专门的本子抄歌词。平时和战友们拿着歌本唱,你也用,他也拿,很快我的“歌本”被用烂了。我只好又准备一本较厚的日记本,把原来旧歌本上的歌腾抄在新本上。可费了不少功夫!以后到了地方,遇到喜欢的歌,还是不断地往本子上抄。慢慢地,这歌本成了我自己的文物,直到现在还保留着。这个心爱的手抄歌本至少有五十岁了!
我觉得歌美不仅是好听,其实歌词更美。认真阅读歌词,细细品味其中味,越发感受到歌词的震撼力。大多数歌词都符合诗的韵律,顺口押韵,而且都有鲜明的主题。优秀的歌词很能感动人,再附上优美的旋律,滋润心田,净化灵魂。如今唱起儿歌,便有回到童年的感觉;唱起军歌,似又进入战斗过的部队生活,好像战友们还在身旁;唱起《歌唱祖国》,便会为祖国骄傲,更加热爱亲爱的祖国。我爱抄写歌词。
我是一直喜欢唱歌的,中学里也是文艺骨干,一直得奖。在后来参加工作以后也一直喜欢哼哼流行歌曲,那时候四大天王的歌曲、姜育恒、齐秦、邓丽君、王杰、毛阿敏、杭天琪、潘美辰等等歌星的歌曲流行什么就学唱什么。还摘抄歌词抄写的时候也不觉得累。晚上在电视上听人家点播的歌曲,也收听收(录)音机的歌曲,听得如痴如醉。少年和青年的时光就一天天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过去了,如今转眼就进入了中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但愿我们每个人且行且珍惜!
今年看起来土到掉牙的抄歌词,在90年代却是中小学生中最流行的一件事。不仅流行抄歌词,还流行在歌词旁贴上明星的贴画。今日再次翻出来,那都是满满的回忆啊。
那时的传媒还不发达,经济更不发达,学生们能够留下的零花钱屈指可数。动辄数十元一盒的磁带摆放在商场,我们只有巴望的份。可那时却又是流行音乐刚开始在内地绽放的时节,不管是收音机里传出的动人节奏,还是隔壁邻居家传出的“你那像那冬天的里的一把火.......”,都在不断缭绕着我们那颗好奇的心。
记得那时的磁带宣传包装纸上都会印有歌词,如果有同学带来一张磁带包装纸,那绝对是班上的明星人物,那些关系好的先借到的,会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争分夺秒的抄下来,连上厕所都顾不上。那些借不到的,只有找已经抄好的同学借。
抄的时候格式排版会根据每个人的喜好来,有的同学会留下一些空白,有的同学则把两边留白,歌词抄在正中间,还有的同学会将歌词本斜着抄,别有一番风味。翻开任何一本歌词本,里面风格都不同。有的手巧的同学,会在歌词留白处画上一副画,或是描上几个字。当然,最多的还是贴上自己喜爱的明星的贴画。
那时比较流行的是香港四大天王,小虎队组合等。到现在印象还比较深的是郑智化,郑智化当年的《水手》很流行。记得是一个同学跟我说,郑智化是一个残疾人,没有了双腿。当时觉得他很了不起,身残了居然还可以成为歌手。
《再回首》《潇洒走一回》《茶山情歌》《忘情水》等等,都是比较受欢迎的歌,基本上人人都能哼上几句。
与抄歌词一起的,是在每首歌词旁贴上自己喜爱明星的贴画。有时手上零花钱紧张,没钱买喜爱明星的贴画,在抄这个明星歌词时,就会在歌词中间留一小片空白。等买到这个明星的贴画时,再贴到空白处。这些贴画面在今天看来像素和印刷质量惨不忍睹,那时却是最宝贝的东西。
今天的资讯,让我们想要什么音乐,想看什么信息,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了。而那段抄歌词的记忆,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记得那一年我正在上初中。一个课间,我拿出心爱的歌词本翻弄着。心中高兴就随意哼唱起来。
我的好朋友小双和兰兰也凑了过来。我翻着歌词本,她们俩和我唱着。
谁知,不大一会儿,一班的女同学闻声而来,大家在一起,我看着歌词本,小双起头,大家一起唱。那场面不次于过年的联欢会。直到上课铃响大家才依依散去。
现在想起来,满满都是美好。曾经的花样年华伴着心爱的歌词本是那样的鲜艳夺目。
那时候,我们几乎人人一本。当时,不管是在收音机里还是在珍贵的录音机里,只要听到好听的歌就用小本记下来。
记得我的歌词本不仅仅是歌词,还贴有**明星的照片,是我从画报上剪下来的,把她们贴在歌词本上,特别是**插曲,我配上明星的照片,自己觉得是一绝,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欣赏,心情好的时候还唱上几句。
记得我贴过方舒的,她回眸一笑,温柔中带着妩媚。也贴过刘晓庆的。
当时,那些**插曲太好听!后来又兴起了流行音乐。当时觉得特好听。什么“哗啦啦下雨了,看大家都在跑”,什么“小城故事多”,什么“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等。
知道今天,我还保留着我的歌词本。不为别的,只为保留一段流金岁月,保留曾经的青春和美好。
怎么说呢?从小到大,每到一个人生阶段,人们都忍不住回头看看过去的那个自己。
或嘲笑,或讥讽,惑感恩,想想自己的过去,怎么会这么傻呢?
其实,谁年纪小的时候不做点傻事呢?
当然,这是对现在的自己来说,但是对当年的那个懵懂少年来说,当年的自己可并没有认为自己是在做什么傻事,而是在做一件很酷,而且非常 时尚 的事,还记得当年,我们班的同学有的有几本歌词本,最主要的是,还会成为被羡慕的对象,那是很风光的事,当然,现在的你已经不会这么想了。
其实,每一个阶段遇到的事情不尽相同,我们每次回头的时候都会觉得过去的那个自己很傻很傻,就如10岁看9岁那年,会觉得自己好傻,16岁回头看15岁的自己,会觉得自己好傻,20岁回头看18岁的自己觉得好傻,30岁回头看25岁的自己,当时也会觉得好傻,进入不惑之年之后,40岁的自己,回头看30岁的的自己,也一样的傻,所以很多事不能回头,更不能用现在的自己去评论过去的自己,因为那个傻傻的自己很天真,很可爱,是现在的我们回不去的过往,值得在心中万分珍惜,因为那是自己。
还记得那首追梦人吗?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让它牵引你的梦,不知不觉这城市的 历史 已吸取了你的笑容,就带不回那个过去的自己。
在我高中语文书的背后,有一首《走过咖啡屋》的歌词,是我自已抄的。但歌词却是我的同桌一字一句告诉我的。
这个告诉我歌词的同桌,是我高中的一位女同学,她的名字已经不记得了。因为开学几个月后她就转学走了。时间太久远了。
那时候刚开学,我和我的同桌坐在第一排。我们是同桌,但在抄歌词以前从来没说过话。
每天上学我来得比她早,我总是把我这面的课桌擦干净,而她那面的课桌上却是布满灰尘。
她总是在上课铃声即将想起的时候跑进教室,她默默擦去桌上的灰尘,悄悄的坐下听课,没有丝毫埋怨我的意思。
直到有一天下课后,好像是课间十分钟,我正在做题。她一边做题一边小声唱着这首歌,我当时不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就是听见好听。
我忍不住问她:“这是什么歌?真好听!”
她大方的回答:“《走过咖啡屋》,好听吗?我给你唱一遍。”
我点点头。这是我们开学以来的第一次说话。
于是,她就开始小声的给我唱这首《走过咖啡屋》。
“每次走过这间咖啡屋,我就慢下了脚步。我们初次相识在这里,揭开了相约的序幕。……不知道何时再续前缘,让无限思念向你倾叙。……”
她唱得声音很低、很慢,唱得很好听,我快速的写下了这首歌词。
后来,只要我来得早,我就把课桌都擦干净了,她也不吃惊,还是像以前那样悄悄的坐下来听课,只是脸上露出了一点淡淡的微笑。一切还是那么平静、那么正常。
再后来,她就转学了,我们再也没见过面。
那时都是歌词配着贴画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经典,作为一个80后,我们那个年代也有很多经典的歌曲。比如任贤齐的《伤心太平洋》,黄家驹他们的《海阔天空》,那时候火爆大江南北。那时候就行的歌曲一般都有自己的情怀,并不是口水歌。那时候的经典,很能温暖人心,歌词也有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更动人更好听一点。如今流行歌曲很多都是口水歌,我想是因为这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网红盛行,大家都比较追捧网红的东西。如今的网络发达了,足不出户也可以在网络上,做很多事。特别是自媒体的盛行,让网红一下子就成了大家追捧的对象。而如今很多的口水歌也是通过网络传出来的,并没有旧时代那种怀旧感。
第二个原因以前碟片式的音乐碟,让音乐更有仪式感。如今科技发达了,听音乐也不再是像以前那样,用碟片听。如今手机,平板,甚至车上,音乐都无处不在,缺少一点仪式感和那个听歌的氛围。
第三个原因以前的歌,更加抒情更加怀旧。如今对于爱情来说,都是中“快餐时代”,过去了也就是过去了。并不会去怀念过去,以前的歌走的是抒情的路线,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所以如今更流行口水歌,这种口水歌并没有意义。
不过每个人喜欢的类型不一样,有些人就是喜欢听口水歌,有些人就是爱听抒情一点的音,这并不没有什么标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